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

保險公司,真是是穩賺不賠的生意

保險公司,還真是穩賺不賠啊
只是A到保險桿,就整個換掉,花了 8千多元
保險公司 (國泰) 也慷慨大方的理賠
然後,轉過身來,伸手向小機車的車主要錢
連談都沒得談

保險公司,向保戶收保費,不就是要負責人家在出事時,幫人家花錢消災嗎?
怎麼,收來的保費一分不用花,然後,就向另一方討呢?
又憑著不對等的地位,他有法務人員,有經驗,就連談都不用談,就強勢的要人家賠
而且,是拖了兩年,才出手要錢

若是調解,至少要找公正的廠商估價,然後再商談賠償金額
這種公司,讓人非常不爽
不爽
XX 國 XX 泰 XX,去 S 吧 .....

嗯,對這種爛作法,嘔氣1天就好,多了划不來
不過,每多想到一次,就不禁多罵一次,爛X國X泰,惡劣的公司
小人物,沒能做什麼,只能很阿Q的,衷心祝福它,那天,換他倒霉吧

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

Linux 下的 Google Drive Client

最近 (2017 年 5 月), 勒索病毒泛濫,而且會透過網芳傳播,防不勝防,唯一可行的作法是 3/2/1 的作法,即備份 3 次,2 種媒體,例如硬碟與雲端,1 為異地備援,避免天災的問題。雲端,就用 Google Drive 吧,正好在學校有 10TB 的空間可用。

在 Gentoo 下,可以找到兩種 Google Drive Client,net-misc/drive 及 net-misc/grive,不過都是 Unofficial,自己衡量著用吧。我後來選擇 net-misc/drive,看起來,指令比較多種,功能分得比較細,用起來,比較靈活。

可參考 https://www.maketecheasier.com/google-drive-clients-linux。


執行的畫面如上,指令的使用,請參考 https://github.com/odeke-em/drive。
我目前是用來當異地備援用,所以都是用 push 指令比較多。

使用前,先建立要同步的目錄,例如 ~/gdrive。然後執行
$ drive init ~/gdrive
此時,會出現認證的聯結,把它剪貼到瀏覽器,認證之後,取後 token,把它複製到終端機,即可完成認證。

取消認證,指令如下
$ drive deinit [-no-prompt]

備份特定檔案到特定目錄下的指令如下
$ drive push -destination backup/Bak01 -files B22954.bkf B2947.bkf 
比對之後,會顯示要複製的檔案,確認後才開始複製。

使用的感覺,在學校的辦公室裡,把資料備份到 Google drive 上,竟然比備到區網的 NAS 還要快,只能說 Google 太神奇了。


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

從 Xfce 到 LXQt

不知從那時候開始,就一直使用 Xfce 當 Linux 的桌面,到現在也有 5, 6 年了吧。最近,重裝 Gentoo 後,gtk 的應用程式就變得怪怪的,有些東西看不到了。

如下圖,左邊是在 LXQt 下看到的畫面,右邊是在 Xfce 下看到的情形,中間的控制 bar 不見了。


這些日子,心血來潮,想找其他的 wm 來用,就看上了 LXQt,然後就來試用了。
現在,2017年5月,LXQt 才 0.11 版,和 4.12 版的 Xfc 比起來,可想而知,會少很多東西。

在 Xfce,最中意的就是它的右鍵的 menu 功能,可以按裝 x11-misc/openbox-menu 來動態產生。先將 /etc/xdg/openbox/menu.xml 複製到 ~/.config/openbox/ 下,然後修改

<menu execute="/usr/bin/openbox-menu" id="desktop-app-menu" label="Applications"/>
....
<menu id="root-menu" label="Openbox 3">
    ....
    <menu id="desktop-app-menu"/>
    ....
</menu>

我習慣在桌面上,擺個類比的指針時鐘。x11-misc/cairo-clock 看起來蠻漂亮的,但裝好後,執行時,都會抱怨沒有 composited enviroment,找了好一陣子,在安裝 x11-misc/compton,就可正常執行了。

後記,後來確認是自己的問題,在 Xfce 下,沒有設定正確的外觀,所以就不正常了。使用 LxQt 一陣子之後,又回到 Xfce 了,終究在使用上,還是方便些。

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

學習成為電腦高手,使用 Gentoo Linux

很多人,眼中只有 Microsoft 的 Windows,連以電腦為專業的學生,也是一樣。其實,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,在 20 多年前, 不經意的接觸了 Uinux 和 Linux,然後一直用到現在,覺得學習 Linux,更能累積個人的電腦知識,可以進階成為一般人眼中的電腦高手。儘管已經使用了十多年,目前我也以 Linux 作為電腦的主要 OS,可是對於 Linux 還是只懂得一些皮毛而已,對整個所謂的電腦知識,所瞭解的就更少了。

目前,有非常多的 Linux 發行版本,其中有很多人會在桌機使用 Ubuntu,或在伺服器使用 CentOS。基本上,使用 Ubuntu,現在已進步到和裝 Windows 類似了,只要按下一步就好了。但 Ubuntu 更強的地方是,不用安裝,也可以用,因此,在系統救援時,很好用。我在桌機上,最早使用的是 Mandrake Linux,後來大約在 10多年前,碰到了 Gentoo Linux,就一直用到現在。Mandrake Linux 現在已經不存在了,當時使用 Mandrake 的經驗是,在升級或安裝新套件時,常碰到相依性衝突的問題,有些東西就無法升級或安裝了。期間,也曾經試過其他的發行版,像在筆電上試過 Arch Linux,它和 Gentoo Linux 是近親,不過還是比較沒彈性,後來還是回到 Gentoo Linux。不過 Arch Linux 的文件非常豐富,正好補足了 Gentoo Linux 文件不足的問題。另外,我在伺服器上,也都用 CentOS,因為 Gentoo 裝好到可以重開機,至少也要 1小時,而裝 CentOS 只是幾分鐘的事,沒必要折騰。

在以前,使用 Gentoo,要裝到有圖形視窗可用,可以用瀏覽器上網,大概要花好幾天。直到3 年前,還是大概要花個 1 ,2天的時間。可是到了去年吧,2016 年,Intel 的 CPU,硬是又快了一倍,大約 1 天,就可以有基本的環境可用。所以,現在玩 Gentoo,進入的門檻實在降低很多了。而且,現在的 CPU 都是多核心,VM 的效能又和實體機,不相上下,可以用 VM 來學習裝 Gentoo,等熟悉了,再正式使用 Gentoo 當成桌機的 OS。

相對於其他發行的 Linux,有不同的版本,Gentoo 是採滾動發行,並沒有版本的分別。因此裝好之後,可以將各別套件升級,也可以將 kernel 升級,不需要重灌整個 OS。除非,你想要換成不同的 file system,或是換新硬碟了。嗯,其實換新硬碟,也不需要重灌,只要切好 partition,使用 cpio 指令,就把整個系統複製過去了。

學會開機,第一步,起手式,也是最大的難關。必需瞭解硬碟的分割,決定檔案系統,安裝 boot loader,製作開機的 OS image。

滾動發行,免升級 OS。最近,因為升級到 gcc-5,Vmware workstation 無法啟動,就軟脆重裝,但是裝好後,感覺沒什麼差。而且,新安裝的,預設就是 gcc-5,Vmware workstation 還是無法啟動,降回至 gcc-4 以後,才又正常。Gentoo 的 portage 進化到頗為完善,各個 package 可以順利升級,若有衝突,在升級時,就必須解決,才能順利安裝新版的。


學會解決各種問題
硬體進步,安裝時間縮短一半

網誌存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