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
MediaElement.js 的使用
MediaElement.js 最佳,在 IE8,判斷為 flash 模式,正常播放。
但在 Vivaldi 下,判斷為 native 模式,假如 libffmpeg.so 不支援 H.264,則無法播放。在其支援 H.264 後,則可以播放。我的電腦上的 Vivaldi 在播放影片,都沒聲音,原因不明。
Video.js 和 Plyr,受歡迎度很高,但在 IE8,整個版面都跑了,不能播放。
關於指定開始時間的作法,參考
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7605930/how-to-set-start-time-offset-using-setcurrenttime
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
使用 Server 2008 Core
使用 sconfig 設定電腦
參考: https://technet.microsoft.com/en-us/library/ff476070.aspx
Five Ways to Manage Server Core
http://windowsitpro.com/windows-server-2008/five-ways-manage-server-core
Admin”s Guide to Server Core Commands
http://blogs.msmvps.com/ad/blog/2008/09/18/admin-s-guide-to-server-core-commands/
安裝 IIS,大小寫有差
c:\> start /w pkgmgr /iu:IIS-WebServerRole
或者,參考 Install PHP and FastCGI Support on Server Core
https://www.iis.net/learn/application-frameworks/install-and-configure-php-on-iis/install-php-and-fastcgi-support-on-server-core
c:\> start /w ocsetup IIS-WebServerRole
安裝 FASTCGI
c:\> start /w ocsetup IIS-CGI
管理工作
http://blog.yam.com/fingersworld/article/46683953
關閉防火牆指令
[netsh advfirewall set allprofiles state off]參考: http://www.techrepublic.com/blog/the-enterprise-cloud/disabling-the-firewall-in-windows-server-2008-core-edition/
To enable remote administration from Windows Vista/Windows 2008; Write the command in the Windows shell:
"Cscript %windir%\system32\SCRegEdit.wsf /ar 0" and press the "Enter" button.
連線網路磁碟
net use x: \\10.161.86.15\nas_bak
中斷
net use /delete x:
使用 Total Commander,就可以自由的 copy 檔案了。
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
在網頁中預覽文件
後來看到 pdf.js 能夠提供 pdf 的預覽。 然後,又找到 viewerjs 能夠提供內嵌在網頁中預覽的功能。viewerjs 支援 pdf 和 odf 的文件,那就先將 office 的文件轉成 pdf 吧。
doc => pdf
http://mydailyjava.blogspot.tw/2013/05/converting-microsoft-doc-or-docx-files.html
http://www.thoughtasylum.com/blog/2012/12/20/vbscript-to-convert-microsoft-office-files-word-excel-powerp.html
以下是一個使用 pdf.js 來預覽 pdf 的網頁
http://docplayer.net/12992566-Altos-r380-f3-faq-frequently-asked-questions.html
其中,內嵌 iframe 如下
<iframe width="100%" height="700" frameborder="0"
allowfullscreen=""
src="/docview/28/12992566/"
scrolling="no"
style="border-bottom: 2px solid #eee; border-top: 0px;" pages="86"
k_dim="70"
id="player_frame"
></iframe>
iframe 的 src,單獨顯示如下
http://docplayer.net/docview/28/12992566
問題與討論
https://www.bountysource.com/teams/kogmbh/issues?tracker_ids=386958
電腦重裝 Gentoo -- 摘記 (2016-12-20)
** 切記,裝好 kernel 和 grub 後,重開機前,一定要記得更改 root 的密碼。
自從 1994 左右,使用了 Gentoo 之後,自己的桌機,就一直是安裝 Gentoo Linux,配合工作上的需要,再在 VM 中安裝 Windows 系統。這樣的作法,感覺整個系統穩定多了。尤其,在使用 Windows 7 時,在關機時,動不動就在更新,非常令人火大。
使用 Gentoo,非常麻煩,每個 package 都要自行編譯後,才安裝,要花很多時間。在剛開始接觸時,還是使用賽陽的CPU,大概要花一個星期吧。就算是這顆 2013 年買的 i7-3930K,要到能使用 Xfce 4 的桌面,大概也要花掉 2 天的時間。不過,讓人樂此不疲的原因,是透過它在編譯的過程中,可以學到很多 Linux 和 Open source 的作法。
而且,Gentoo 的 portage 套件管理工具,這幾年越來越完善,很少會因為升級,而造成衝突。另外,透過滾動發行的作法,不用重裝系統,就可以所有的套件都保持在最新的版本。
首先,要找個可開機的系統來進行安裝。我個人喜歡使用 Ubuntu,在進入試用的環境下,可以一邊上網看安裝指引,一邊進行安裝。
安裝前,要先規畫安裝 Gentoo Linux 的硬碟分割。以下是目前自己在用的系統,硬碟的使用情形。
/dev/sda1 146M 27M 112M 20% /boot/dev/sda3 79G 33G 43G 43% /
使用 500GB PCIe SSD 的分割情形
Disk: /dev/nvme0n1
Size: 477 GiB, 512110190592 bytes, 1000215216 sectors
Label: gpt, identifier: FEA1EFAE-49CD-45B9-A15B-5A5EF9069055
所用裝置 Start 結束 磁區 Size 類型
>> /dev/nvme0n1p1 2048 6143 4096 2M BIOS boot
/dev/nvme0n1p2 6144 313343 307200 150M EFI System
/dev/nvme0n1p3 313344 21284863 20971520 10G Linux swap
/dev/nvme0n1p4 21284864 231000063 209715200 100G Linux filesystem
/dev/nvme0n1p5 231000064 1000215182 769215119 366.8G Linux filesystem
使用空間的狀況
# df -h
檔案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掛載點
/dev/nvme0n1p4 98G 52G 42G 56% /
/dev/nvme0n1p5 361G 25G 317G 8% /home
在使用 "eselect profile" 選擇 profile 時,在安裝基本環境時,只選擇 "systemd",儘快裝好一個空的系統,確認可以重新開機。能編好 kernel,然後成功開機,這往往是初學者最困難的一步,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。
以 chroot 進入之後,假如記憶體夠,可以用 tmpfs,加快 emerge 速度
# mount -t tmpfs tmpfs /var/tmp/portage
關於 Gentoo 的 LTS 的 kernel,參考此網頁 Active kernel releases
在圖形界面,我個人喜歡用 gdm 登入,所以會選擇 "gnome/systemd",並且在 USE flags 加上 "cjk",讓它支援中文。這時候,大概得等到裝好一個輕量級的 Xfce 桌面,才能比較方便的使用新裝好的 OS。這過程,大概要一天吧,還是先用 Ubuntu,進 chroot 繼續後面的安裝步驟,直到有 xfce 可用。
在開機前,要裝好 grub,編好 kernel,更改管理者密碼。常常忘了設定管理者密碼,又要重新 chroot 一次,設定密碼。
更改 host name 的方式如下,便於分辨在那台機器上。
hostnamectl set-hostname aj-i9為了提昇 emerge 套件的速度,並且避免頻繁寫入 SSD,記憶體也夠大,可以使用 tmpfs 來供安裝過程使用。emerge 過程,檔案是放在 /var/tmp/portage 的目錄下,在 chroot 中,手動 mount tmpfs 的指令如下。注意,tmpfs 的大小,一般不宜超過一半的記憶體。
# mount -t tmpfs -o size=4G,uid=portage,gid=portage,mode=755 /var/tmp/portage裝好的系統,可以在 /etc/fstab 中,加上 tmpfs 的掛載,可以自行參考網路資料。https://wiki.gentoo.org/wiki/Portage_TMPDIR_on_tmpfs
有時,要暫時修改 tmpfs 的大小,可以執行下面的指令。
# mount -o remount,size=4G,noatime /var/tmp/portage
可以安裝 app-portage/cpuid2cpuflags,來偵測 CPU_FLAGS_X86 flags,然後將其加入 /etc/portage/make.conf 中。
在 /etc/portage/make.conf 中,我會加的設定。
ABI_X86="64 32";同時支援 64位元和32位元的程式庫,因為我會用 32 位元的 WINE。
GRUB_PLATFORMS="efi-64 pc";grub 同時安裝 efi 和 dos。
LINGUAS="zh_TW";中文的環境
L10N="zh-TW zh-CN"
INPUT_DEVICES="evdev keyboard mouse";X window 的設定
VIDEO_CARDS="vesa nouveau nv"
ALSA_CARDS="hda-intel"
設定時區
# echo "Asia/Taipei" > /etc/timezone
# emerge --config sys-libs/timezone-data
en_US ISO-8859-1
en_US.UTF-8 UTF-8
zh_TW.UTF-8 UTF-8
zh_TW BIG5
zh_CN.UTF-8 UTF-8
zh_CN GB2312
IP 設定
注意,要先執行 systemd-machine-id-setup,建立 machine ID,journal 才會正常運作,service 才會正常起動,網路也才會起來。
建立檔案 /etc/systemd/network/50-wired.network
[Match]
Name=eno1
[Network]
Address=10.61.86.133/20
Gateway=10.61.80.1
[Address]
Label=eno1:1
Address=10.161.86.133/20
[Match]
Name=enp*
[Network]
DHCP=yes
systemctl enable systemd-networkd.service
systemctl start systemd-networkd.service
Note that systemd-networkd does not update resolv.conf by default. To have systemd manage the DNS settings, replace resolv.conf with a symlink and start systemd-resolved.
設定時區 (使用 systemd)
# timedatectl set-timezone Asia/Taipei
# timedatectl set-ntp yes
# timedatectl set-local-rtc no
ip addr add 10.1.1.2/16 dev eth1
ip link set eth1 up
設置 grub2
參考 https://wiki.centos.org/zh-tw/HowTos/Grub2由 grub-0.97 直接跳到 grub-2.0,有方便的地方,但要一些適應才行。
設定檔為 /etc/default/grub,我習慣的設定如下:
# 預設的開機,儲存在 /boot/grub/grubenv 中的 saved_entry
GRUB_DEFAULT=saved
# 顯示全部的開機選項
GRUB_DISABLE_SUBMENU=y
# 不要建立復原開機選項
GRUB_DISABLE_RECOVERY="true"
# Boot with systemd instead of sysvinit (openrc)
GRUB_CMDLINE_LINUX="init=/usr/lib/systemd/systemd"
使用 BIOS 時,執行 grub-install --target=i386-pc /dev/nvme0n1 安裝 bootloader。使用 EFI 的話,有點小複雜,就先不折騰了。
在 kernel 建好之後,直接下 make install 指令,即可將 kernel 的 image複製到 /boot 下。
執行指令 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,建立開機選單。
注意,假如是把硬碟拔到別的電腦上 install 或 update,一定要在使用的機器上執行此指令,才能建立正確的 grub.cgf,不然會抓到不正確的硬碟資訊,重新開機時,會無法 mount root disk。
執行 awk -F\' '$1=="menuentry " {print i++ " : " $2}' /boot/grub/grub.cfg,列出開機時顯示的選單列表。
0 : Gentoo GNU/Linux,採用 Linux 4.9.16-gentoo
1 : Gentoo GNU/Linux,採用 Linux 4.9.16-gentoo.old
2 : Gentoo GNU/Linux,採用 Linux 4.4.52-gentoo.good
3 : Gentoo GNU/Linux,採用 Linux 4.4.52-gentoo
4 : Gentoo GNU/Linux,採用 Linux 4.4.52-gentoo.old
執行 grub-set-default 3,設定預設開機選項為 3。
執行 grub-editenv list,顯示儲存的設定如下
saved_entry=3
假如是升級 kernel,在使用 eselect 設定新的 kernel 後,要重新安裝相關的 package,不然會進不了圖形界面和 VM。
emerge -av x11-drivers/nvidia-drivers app-emulation/vmware-modules
2017-10-13 補記
重開機後,emerge -av xorg-server xterm twm,就可以進入 X window,有圖形介面了。在此時,只需幾個小時,就有視窗可用了,真是快。
常用小工具
xfce4-notes-plugin
The notes are stored as text files in $XDG_DATA_HOME/notes/ (~/.local/share/notes by default).
The settings are in $XDG_CONFIG_HOME/xfce4 (~/.config/xfce4/xfce4-notes.*).
xfce4-clipman-plugin, 要安裝 x11-themes/gnome-icon-theme, 才會出現圖示
x11-themes/gnome-icon-theme 的 icon,還被一些應用程式使用,如 smb4k 及 krusader 等,不能隨便移除。
Kenel 升級
依序執行下列指令cd /usr/src/linux-4.14.83-gentoo
cp ../linux/.config .
make menuconfig
=> exit,save 設定
make -j8 && make modules_install && make install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awk -F\' '$1=="menuentry " {print i++ " : " $2}' /boot/grub/grub.cfg
grub-editenv list
grub-set-default 3
eselect kernel list
eselect kernel set 1
emerge -av nvidia-drivers vmware-modules
修改 tmpfs 的大小
原來的 tmpfs 大小,把 RAM 都吃光了
檔案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掛載點
/dev/root 98G 28G 66G 30% /
devtmpfs 5.8G 0 5.8G 0% /dev
tmpfs 5.8G 507M 5.3G 9% /dev/shm
tmpfs 5.8G 1.2M 5.8G 1% /run
tmpfs 5.8G 0 5.8G 0% /sys/fs/cgroup
tmpfs 5.8G 140K 5.8G 1% /tmp
/dev/nvme0n1p5 361G 53G 290G 16% /home
none 4.0G 0 4.0G 0% /var/tmp/portage
tmpfs 1.2G 28K 1.2G 1% /run/user/1000
在 /etc/fstab 加入
-----------------
然後下指令
mount -o remount /var/tmp/portage
LightDM 無法啟動
Create a new file called nvidia.conf in the /etc/modules-load.d directory. It should contain the NVIDIA module name:
nvidia nvidia_modeset nvidia_drm
連接網芳
使用 gvfs,可在 Thunar 使用 "smb://servername/share" 來連接網芳的分享磁碟。
修改 /etc/samba/smb.conf,才能連 Windows 2003 ~ 2019 的網芳,不然會出現 "Failed to mount Windows share" 的訊息
在安裝 gnome-base/gvfs,use flag 要加上 fuse (Enables fuse mount points in $HOME/.gvfs for legacy application access)。Gentoo 則是放在 $XDG_RUNTIME_DIR/gvfs 的目錄下,其中 XDG_RUNTIME_DIR=/run/user/1000。
音效
必須以普通使用者的身份,啟動 pulseaudio.service。控制界面,需安裝 media-sound/pavucontrol (Pulseaudio Volume Control, GTK based mixer for Pulseaudio)。
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
在 Windows 10 安裝 SQL Server 2000 的 Client 程式
步驟有點麻煩,但已有人整理出來,只要照著影片的步驟執行即可。
參考連結如下
http://dba.stackexchange.com/questions/112090/sql-server-2000-on-windows-10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KoS6VyBaKU
- copy CD to [SQL2000_CD_SP4]
- 將 SQL2000 的 SP4 解壓縮至 [SQL2KSP4]
- 用 [SQL2KSP4\x86\other\sqlredis.exe] 覆蓋 [SQL2000_CD_SP4\x86\other\sqlredis.exe]
- 建立目錄 [Microsoft SQL Server\80\Tools\Binn\] 及 [Microsoft SQL Server\MSSQL\Binn\]
- copy [SQL2KSP4\x86\system\sqlunirl.dll] => [Microsoft SQL Server\80\Tools\Binn\] 及 [Microsoft SQL Server\MSSQL\Binn\]
- 將[SQL2KSP4\x86\setup\] 目錄下的msvcp71.dll、msvcr71.dll、setupsql.rll、sqlresld.dll、zdatai51.dll 複製到 [Microsoft SQL Server\MSSQL\Binn\]
- 將 [Microsoft SQL Server] 複製到 [c:\Program Files (x86)\]
- 改變 [Microsoft SQL Server] 的 owner 為自己,並修改權限為完全控制,並勾選下層皆取代
- 設定安裝程式 [SQL2000_CD_SP4\x86\setup\setupsql.exe] 的 compatibility
- 然後以管理者身分執行 setupsql.exe
- 修改 [SQL2KSP4\x86\setup\ setupsql.exe] 的 compatibility
- 然後以管理者身分執行
執行時出現下面的錯誤,將 c:\Program Files\Microsoft SQL Server\MSSQL\Binn\msvcr71.dll 複製到 c:\Program Files\Microsoft SQL Server\80\Tools\Binn\ 的目錄下即可。
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
xfce4-clipman-plugin 的 icon 不見了
在 Linux 的 Xfce 桌面環境下,配合使用的是 xfce4-clipman-plugin。
在將此 plug-in 加入面板後,曾經會有正常的 icon。但在另一台筆電,安裝好後,卻沒有 icon。
另外,在正常出現 icon 的系統,在執行 emerge --depclean,將非必要的 package 移除後,clipman 的 icon 就又不見了。
經過一陣子的搜尋後,發現必需要安裝 x11-themes/gnome-icon-theme,才能正常出現 icon,而自己不小心將它移除了。
重新安裝 x11-themes/gnome-icon-theme 後,clipman 的 icon 就又重新正常出現了。
This package is also needs for Xfce Desktop, so remember that do not remove this package.
2016-12-17,電腦昇級重組 -- 摘記
華碩 BM6875 準系統
電源 Support CPU up to 95W
配備的 CPU 為 i7-2770,功耗 77W,頻率 3.4GHz。
換下來的 CPU 及主機格
CPU i7-3930K 6核,頻率 3.2 GHz,功耗 130W。
搭配主機板 GA-X79S-UP5-WIFI
技嘉 GV-N650OC-1GI (rev. 1.0)
NVIDIA GeForece GTX 650,1GB GDDR5
PCI-E 3.0,TDP: 65W,需使用 400W 以上的電源供應器
華碩 ENGT430/DI/1GD3(LP)
NVIDIA GeForce GT430
PCI-E 2.0,DDR3 1GB,TDP: 49W
GeForece GT 640 的效能,是 GeForce GT430 的 155%。
不過,GA-X79S-UP5-WIFI 這塊主機板實在是太大了,華碩 BM6875 準系統的機殼相對變得太小,完全裝不下 。這個6核的CPU和主機板,只好另外找個特大的機殼來裝。
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
UEFI boot Gentoo
這兩天,改用新買的華碩主機板,就開不起來了。
BIOS 設定 Windows UEFI mode ==> Other OS
Secure Boot,沒有 disable。